当前位置:首页 > 人大手机报 > 内容页
五届第一百六十三期(合计498期)
发布时间:2025-08-29 10:47:00
8月29日(乙巳年农历七月初七) 星期五 五届第一百六十三期(合计498期)
时间是真理最亲密的朋友,偏见是真理最大的敌人,谦逊是真理恒久的同伴。
——哥尔顿
目 录
▎人大要闻 ▎
一、以市委全会精神为指引 聚力推动文旅融合高质量发展 市人大常委会召开党组(扩大)会议
二、市五届人大常委会第六十二次主任会议召开
三、郑朝彬赴雨城区督导防汛防地灾工作
四、市人大常委会机关驻村工作队组织开展2025年“金秋助学”活动
▎区县人大 ▎
五、织密监督网 守护钱袋子——人大东城街道工委全链条监督打击非法集资
六、聚焦急难愁盼 书写履职答卷——新棉街道人大代表为民办实事侧记
▎代表风采 ▎
七、三重身份践初心 仁心担当绘春秋——记天全第十七届人大代表李纯刚
八、履职为民办实事 兴村富民显担当——人大代表杨卫东的乡村振兴实干记
▎知识百科 ▎
九、七夕节
正 文
▎人大要闻 ▎
一、以市委全会精神为指引 聚力推动文旅融合高质量发展 市人大常委会召开党组(扩大)会议
8月27日,市人大常委会党组书记、主任白云主持召开市人大常委会党组(扩大)会议,传达学习习近平总书记近期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精神,省级有关会议、文件精神,市委五届七次全会精神,研究贯彻落实措施。详见:
https://www.yasrdw.gov.cn/news/ZHYW/2025828/25828981227388.html
二、市五届人大常委会第六十二次主任会议召开
8月27日,市人大常委会主任白云主持召开市五届人大常委会第六十二次主任会议,副主任蔡军、高福强、蒲丹惠、李志强、罗显泽,秘书长姜军出席会议。出席人数符合法定人数。详见:
https://www.yasrdw.gov.cn/news/ZHYW/2025829/258294591327393.html
三、郑朝彬赴雨城区督导防汛防地灾工作
8月28日,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郑朝彬赴雨城区督导防汛防地灾工作,强调要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认真落实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市政府关于防汛防地灾工作部署安排,最大限度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详见:
https://www.yasrdw.gov.cn/news/ZHYW/2025829/258296296327390.html
四、市人大常委会机关驻村工作队组织开展2025年“金秋助学”活动
为助推宝兴县穆坪镇雪山村乡村教育事业发展,助力家庭经济困难学子完成学业追逐人生梦想,8月27日,市人大常委会机关驻村工作队组织开展2025年“金秋助学”活动,为今年考入大学的困难家庭优秀学子送去关爱与支持。详见:
https://www.yasrdw.gov.cn/news/ZHYW/2025828/258285697427387.html
▎区县人大 ▎
五、织密监督网 守护钱袋子——人大东城街道工委全链条监督打击非法集资
自东城街道严厉打击非法集资专项行动开展以来,人大东城街道工委迅速响应,将该项工作列为监督重点,积极构建起“排查—宣讲—整改—巩固”全链条监督闭环,切实筑牢群众财产防护墙。详见:
https://www.yasrdw.gov.cn/news/ZHYW/2025828/258282851627385.html
六、聚焦急难愁盼 书写履职答卷——新棉街道人大代表为民办实事侧记
今年以来,新棉街道各级人大代表始终锚定“人民至上”履职导向,将群众急难愁盼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以扎实行动推动一件件民生实事落地生根,用担当与作为勾勒出百姓生活的幸福底色。详见:
https://www.yasrdw.gov.cn/news/ZHYW/2025826/258269675327376.html
▎代表风采 ▎
七、三重身份践初心 仁心担当绘春秋——记天全第十七届人大代表李纯刚
在天全县中医医院的骨伤科病房里,总能看到一位身着白大褂的身影穿梭于病床之间。他或是俯身轻抚患者伤处,用精准的手法为断骨正位;或是执笔开方,将千年中医智慧凝于纸间。这位医者,既是患者口中的“李主任”,也是藏区同胞心中的好“门巴”,更是代表平台上为民发声的“代言人”——天全县中医医院骨伤科一病区主任、省政协委员、天全县第十六届、十七届人大常委会委员李纯刚。详见:
https://www.yasrdw.gov.cn/news/ZHYW/2025828/258288534927381.html
八、履职为民办实事 兴村富民显担当——人大代表杨卫东的乡村振兴实干记
暴雨冲刷后的山路上,铁锹与碎石碰撞出清脆的声响,杨卫东卷着沾满泥浆的裤腿,挥汗如雨地清理着最后一段塌方。身后,皂角湾的村民攥紧工具紧随其后——这是人大代表杨卫东的日常缩影。从抢通“生命线”到创办农家乐“清风苑”,从引进高山蔬菜基地到培训村民抱团发展,这位扎根芦山县大川镇的基层代表,正用沾满泥土的双脚丈量乡村振兴的每一步。当游客在新村聚居点品尝着山野美味,当田垄间的蔬菜苗迎着朝阳拔节生长,杨卫东的故事,恰如一条从深山通往富裕的“毛细血管”,涌动着为民办实事的炽热初心。详见:
https://www.yasrdw.gov.cn/news/ZHYW/2025826/258269138227374.html
▎知识百科 ▎
九、七夕节
七夕节,是中国民间的传统节日。因七月七是七姐的诞辰,“乞巧”是“七姐诞”的重要习俗之一,故又称“乞巧节”。七夕节还有七巧节、七姐节、女儿节、七娘会、七夕祭、牛公牛婆日、巧夕等别称。中国七夕节是农历的七月初七,现存古书中第一次出现“七月七日”,是东汉学者崔寔(shí)所撰的《四民月令》。
七夕最初源于古代的星纪崇拜,后又衍生出牛郎织女相会的爱情故事,是少女祭祀星神、祈求心灵手巧的浪漫之夜。七夕节俗的丰富和圆满在六朝时期,汉魏以后主要成为表达女性愿望、比试与展示女性巧艺的节日。人们在七夕节吃巧果、巧芽面等食品,并进行穿针乞巧、喜蛛应巧、守夜许愿、曝书、晒衣等一系列乞巧活动。七夕节在早期是庭院式乞巧节日,唐宋时期,演变为社会节日,明清时期七夕节回归庭院。当代,七夕节由家庭节日重新扩张为社会节日,人们可以在七夕节的仪式展演,加强地方社会的联系,活跃与丰富地方民众生活。
七夕节为我们提供了厚重的文化遗存,包括爱情观、劳动观、进取精神、道德观、责任感等,是全球化过程中中国节日重振的典型之一。2006年5月20日,七夕节被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8年,甘肃西和乞巧节习俗被列入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1年,广东天河、浙江温岭两地的七夕习俗被列入第三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4年,湖北郧(yún)西七夕习俗被列为第四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七夕对亚洲邻国也有影响,日本、越南和朝鲜半岛都有七夕节。
了解雅安人大:
1.在华为、百度、应用宝、小米及苹果应用市场搜索“雅安人大”下载安装雅安人大手机客户端;
2.微信、微博、抖音号、视频号搜索关注“雅安人大”;
3.点击雅安人大网(互联网:http://www.yasrdw.gov.cn/)。欢迎对雅安人大手机报提出宝贵意见建议(联系邮箱30412459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