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区县人大 > 内容页
芦山:人大代表闯“三关” 维护学生“舌尖上”的安全
发布时间:2025-10-20 15:46:00
校园餐安全直接关系到广大学生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关系到千万家庭的幸福安宁。为筑牢校园食品安全防线,近期,芦山县人大组织辖区部分人大代表,深入辖区学校及周边,针对家长普遍关心关注的校园食品安全问题, 开展了一场“不发通知、不打招呼、直奔现场”的校园食品安全监督检查活动,努力当好学生健康的“守护者”和家长们的“代言人”。

第一站:深入食堂后厨,严把“源头关”
检查组首站来到芦山县第二小学食堂,此时正值备餐时段,后厨忙碌却井然有序。代表们规范佩戴好防尘头套和口罩,经严格消杀后,深入烹饪区、仓储区,仔细查看环境卫生、食品储存、餐具消毒等情况。
“麻烦请出示一下这批猪肉的检疫合格证和进货单据。”县人大代表顾红霞正俯身仔细核对冰柜内食材的标签信息,并随机抽查了留样柜内的菜品。“留样必须精确到克,保存48小时,这是食品安全追溯的关键环节,一点都马虎不得。”她对食堂负责人叮嘱道。当看到厨房内明亮的灯光、光洁的不锈钢台面和清晰的“色标管理”工具时,代表顾红霞肯定道:“‘明厨亮灶’做得好,后厨一目了然,才能让家长真正放心。”

第二站:巡查校园周边,净化“环境关”
校园周边的流动摊贩和食品小店是食品安全监管的难点,也是本次检查的重点。代表们走出校门,对周边的摊贩、小餐饮店及零食铺进行了随机走访。
在一家备受学生欢迎的炸串摊前,县人大代表吴天国拿起食材包装袋,仔细核对保质期与储存条件,确认食材新鲜程度及是否符合存储条件。“老板,您的油多久换一次呢?废弃油脂是如何处理的?”吴天国一边向摊主细致询问,一边紧盯操作台,从灶台缝隙的油污到抹布摆放位置,连角落的卫生细节都一一查看。
当发现个别摊贩存在防尘设施不到位、食材露天摆放等问题时,代表们当场记录下来,要求其立即整改,并表示,后续将建立常态化巡查机制,持续督促问题整改,坚决取缔无证经营的摊贩、商铺,全力守护校园周边食品安全。

第三站:聚焦人员培训,提升“意识关”
食品安全的根基在于人,从业人员的安全意识是最后一道防线。检查的最后一环,代表们现场查阅了食堂从业人员食品安全培训的记录和考核档案,并随机与几位厨师和保洁员进行了交流。
“如果发生食物中毒疑似事件,您的第一步操作是什么?”县人大代表汪国武向一位厨师问道。“立即停止供餐,第一时间上报管理员,同时保护好现场和可疑食品。”厨师流利而准确地回答获得了代表的赞许。代表们强调,学校必须将食品安全培训纳入常态化工作,定期组织从业人员进行法律法规和食品安全知识的培训和考核,做到“不培训不上岗,考核不合格不上岗”,让食品安全意识真正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构筑起坚实的“人防屏障”。
“食品安全无小事,每一个环节都不能掉以轻心。”参与检查的县人大代表顾红霞说道。针对检查中发现的共性问题与个性隐患,检查组当场向学校及食堂负责人反馈,明确整改要求和时限,并将问题反馈市场监管部门建立跟踪整改台账,形成“发现问题—督促整改—跟踪销号”的监督闭环,确保问题整改落实到位。
芦山县芦阳街道人大工委主任李冯旋表示,后续将持续聚焦校园食品安全这一民生重点,组织人大代表定期开展“回头看”检查,通过实地走访、问卷调查、召开座谈会等多种形式,广泛收集师生及家长意见建议,推动校园食品安全监管常态化、长效化,切实守护好师生“舌尖上的安全”,为孩子们健康成长保驾护航。(芦山人大 高叶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