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区县人大 > 内容页
天全人大:逐“绿”前行,绘就生态与发展的和鸣长卷
发布时间:2025-09-28 17:49:00
今年以来,天全县佳讯频传,喜事连连:国家大熊猫公园天全喇叭河入口社区入选全国十大重点入口社区;兴业乡发现新物种雅安蒲儿根;天全香米跻身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名录;“天全鱼子酱”入选“礼遇四川”特色伴手礼名录;G318旅行博物馆建成运营……
天全县,地处四川盆地西部边缘,坐拥大熊猫栖息地核心区与二郎山生态屏障的独特地理优势,宛如一颗镶嵌在绿色大地上的璀璨明珠。在这片生机勃勃的土地上,天全县人大常委会秉持坚定的生态自觉,以创新实践为笔,勾勒出一条“逐”绿发展的崭新路径。从新能源产业的蓬勃兴起,到粮食园、林竹产业、冷水鱼园区的绿色转型;从生态保护的精准发力,到大熊猫国家公园入口社区的精心建设,天全县人大常委会充分发挥制度优势,传递民生温度,绘就了一幅生态与经济相得益彰、和谐共生的壮美画卷。
筑牢生态屏障:制度护航守护绿色根基
县人大常委会深入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牢牢秉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将生态环境保护纳入年度监督重点。自2015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修订实施以来,连续十年将生态环境保护列为年度监督重点,累计开展专项监督17次,组织代表视察230余人次,形成审议意见、调研报告22份,推动县政府出台7件生态领域规范性文件,构建起“执法检查+专题询问+跟踪督办”的全链条监督体系。
在实践层面,县人大常委会积极助推政府实施生态修复工程,完成25个历史遗留废弃矿山等生态修复项目,修复面积11.25万平方米,治理水土流失面积超200平方公里,消除16个地质环境隐患点。严格落实“三线一单”管控要求,清退大熊猫国家公园内50座小水电站,恢复28公里自然河道,治理245平方公里水土流失面积,增强生态系统稳定性。
同时,县人大常委会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宣传,引导各级人大代表利用重要宣传节点,通过发放宣传资料等形式普及生态保护知识,增强群众生态保护意识。如今,天全县境内生物多样性丰富,分布有50余种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和60余种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
打造大熊猫国家公园入口社区:代表助力绘就生态新景
大熊猫国家公园喇叭河入口社区建设项目是生态保护与绿色发展融合的典范。县人大常委会高度关注,多次组织代表实地调研、视察,为项目建设出谋划策。
县人大常委会积极建议打造综合执法、管理服务、生态体验、共建共享“4大中心”,推动“综合执法+入口社区”示范区建设。在生态体验中心,游客可通过声、光、电结合的方式感受大熊猫国家公园内人与动物和谐相处、四季风景变幻的画面,未来还将引入MR技术,开展科普和研学活动。
入口社区建设改善了基础设施,为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注入新活力。文创中心、生态产品价值转换区等项目有序推进,全面建成投运后将成为天全县践行“两山”理论、实现公园生态价值转换的示范窗口。
发展绿色产业:代表建言激活发展新动能
县人大常委会助力政府调整产业结构,发展绿色产业。关停6家高污染企业,培育生态旅游、清洁能源等绿色产业,使GDP的“含绿量”提升23%。
在生态旅游方面,天全县立足大熊猫国家公园文旅体验基地定位,加强文旅项目建设。依托国道318的区位优势,精心打造思经、禁门关、紫石关等重要节点,加快大熊猫国家公园入口社区、大岗山·沐雲乐园、鱼子酱特色小镇等研学旅行实践基地的建设与运营。雅康高速天全大熊猫文化主题服务区作为全国首个以大熊猫文化为主体的高速公路服务区,两次被评为全国五星级服务区,路过车辆停留率高达45%,为游客提供全方位旅游体验。
在特色农业方面,天全县构建“1+N+3”现代农业产业体系,以三个省级现代农业园区为引领,加快项目建设。冷水鱼、茶叶、林竹等特色农业产业集中连片发展,打造了天全香米、竹笋、茶叶等一批知名农产品品牌。天全县鱼子酱产销量达63吨,全球市场占比达14%,绿色发展之路越走越宽。
工业产业积极向新而行,聚焦优结构、优布局、优产业、优链条,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围绕先进材料、新型建材、特色农产品加工三大支柱产业,支持企业“智改数转”,提升产业竞争力。立足现有化学储能项目建设,抢滩布局未来产业,推动工业发展模式变革和产业能级跃升。近年来,县人大常委会组织开展的调研、视察遍及玄武岩加工、锂电池负极材料、新型建材、芯片制造等领域,先后听取和审议锂电产业、重大项目建设等工作报告,全力支持“稳经济”一揽子政策和各项措施落实落地。
创新监督方式:全力构建生态监督新体系
天全县人大常委会不断创新监督方式,构建起“全链条、闭环式、长效化”的生态监督体系,为绿色发展保驾护航。
根据人大代表所在领域不同的职责特点,创新设置“生态环保监督代表专业小组”,吸纳环保专业人士、乡贤代表等30余人参与监督。通过人大代表进家入站接访、调研等丰富形式,累计处理群众反映生态环保问题70余件,及时解决群众身边的生态环境问题,增强了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同时,加强市、县联动,累计开展生态环境保护专项审议13次,开展《雅安市青衣江流域水环境保护条例》《雅安市村级河(湖)长制条例》贯彻实施情况等专题调研10余次,组织污水处理、面源污染防治等工作视察5次。结合县、乡实际,切实开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长江保护法》等生态领域执法检查,确保法律法规得到有效执行。
此外,积极助推政府出台《天全县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实施方案》《天全县全面落实河长制工作方案》等纲领性文件,为环境保护工作提供了有力的政策支持和制度保障,促进环境保护工作水平不断提升。
展望未来:逐“绿”前行,续写绿色发展新华章
面向未来,县人大常委会主任陈颖多次强调,立足天全作为长江上游重要生态功能区的定位,将聚焦“双碳”目标、生物多样性保护、最美 318 线熊猫生态走廊等重要课题,迭代升级“智慧监督”“全过程人民民主实践”等监督手段,不断探索人大监督与绿色发展的深度融合之道,坚定逐“绿”前行的决心,确保绿色发展之路不走偏、不变样。
在新的征程上,天全县人大常委会将以“归零”心态再出发,以创新突破开新局,持续擦亮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底色。让长江上游生态屏障更加牢固,为天全县的高质量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天全建设的新篇章,创造更加美好的绿色未来。(天全人大 张定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