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区县人大 > 内容页

雨城:为监督装上“钢牙” 让实效扎根基层

来源: 更新时间:2025-09-16 09:45:00 作者:
浏览:

近日,《四川省〈中华人民共和国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监督法〉实施办法》(以下简称“新办法”)正式施行。这是我省深入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推动人大制度与时俱进的重要体现,也是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的一项关键举措。新办法聚焦监督刚性、突出实效导向,为全省各级人大常委会依法履行监督职责提供了清晰指引和有力保障。从实践来看,新办法的实施正推动人大监督实现从“程序完整”到“实效引领”、从“柔性建议”到“刚性约束”的深刻转变,真正让监督“长出牙齿”,成为带电的高压线。

监督是宪法和法律赋予人大及其常委会的重要职权。新办法系统构建了“计划-调研-审议-测评-交办-跟踪-反馈”的全链条闭环机制,有效破解了长期存在的“审议不深、督办无力、整改落空”等问题,为地方人大常委会依法开展监督提供了系统、可操作的实施路径。特别是满意度测评明确划分“满意”“基本满意”“不满意”三个等次,彻底改变以往“走程序、评满意”的旧模式,真正把整改压力传递到报告机关,实现监督与问责的实质性贯通。

新办法创新推出“审议意见+问题清单”机制,极大提升了监督的精准性和针对性。以往审议意见往往比较原则,落实单位难以准确把握重点,如今通过附上具体问题,既引导常委会组成人员审在要害处、议在点子上,也帮助报告机关对照整改、有的放矢,实现了从“大水漫灌”向“精准滴灌”的转变,显著提升了监督工作的质量和实效。

新办法拓展和细化财政经济监督范围,将政府债务、国有资产、地方金融等纳入监督范畴,积极回应社会各界对“钱袋子”安全、透明和绩效的关切。这一变化契合当前地方财政管理的现实需要,实现了对公共资金和资产的全过程、全口径监督,也体现出人大监督与民主法治要求的高度契合。

专题询问是人大监督的重要方式,但也容易流于形式。新办法明确了“制定方案-调研-提问-答复-反馈-研究处理”的标准化流程,强调提问要源于调研、反映民意,答复要实事求是、研究处理要落到实处,推动专题询问从“有问有答”向“有问必改”深化,真正问出责任、问出实效、问出公信力。

明确的问责机制是监督权威的重要保障。新办法系统列出八类违规情形和九种处理方式,覆盖专项报告报送、配合调研、答复真实性等关键环节,彻底改变了过去监督缺乏刚性约束的局面,让监督对象切实感受到“监督必严、违规必究”的震慑力,极大增强了人大监督的权威性和严肃性。

新办法的出台和实施,是对全省各级人大常委会依法监督的有力规范和积极推动。下一步,雅安市雨城区人大常委会将紧密结合雨城实际,认真抓好学习宣传和贯彻实施,进一步细化配套工作制度,强化监督刚性和实效,切实把新办法的规定转化为推动高质量发展、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具体实践,为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四川篇章贡献更多基层力量和实践经验。(雨城人大 刘增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