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代表工作 > 内容页
“竿”与“法”的辩证法——人大代表卫云东的禁渔期治理破题记
来源: 更新时间:2025-09-16 09:43:00 作者:
秋日的西川河波光粼粼,岸边的芦苇随风轻摆,这本该是一幅宁静的乡村画卷。然而9月5日,一场因禁渔期垂钓引发的冲突打破了双石镇的平静。芦山县双石镇人大代表、双河村村委会副主任卫云东闻讯而动,以法说理、以情动人,不仅化解了剑拔弩张的现场矛盾,更织就了一张“人鱼共生”的生态保护网。
一根钓竿引发的“生态保卫战”
“现在收杆!禁渔期严禁任何捕捞垂钓行为,你们现在钓鱼好影响长江生态哦!”巡河员老张的喝止声惊散了河滩上小憩的鸭群。两名钓友紧攥鱼竿,脖颈通红:“就钓两条鱼解闷,能碍着长江生态什么大事?”岸边围观群众越聚越多,有人嘀咕:“下了班想放松,在河边钓两条小鱼也要管?”
卫云东赶到时,河水倒映着双方僵持的身影。他敏锐捕捉到关键矛盾:群众并非故意违规,而是对“禁渔细节认知模糊+休闲需求无处安放”。弯腰拾起地上一段被踩断的渔线,他心中有了主意。
法律条文与人间烟火的“共情方程式”
卫云东蹲下身,指着河里成群的鱼儿:“每年8月至9月是鱼类产卵繁殖的关键期,禁渔期间禁止捕捞和垂钓,减少人为干扰,可保障鱼类顺利完成繁殖周期,实现生态平衡。”又掏出手机展示洪水警示案例:“最近还处于汛期,邻市钓友遇险的新闻,大家应该知道了吧?”
随后,他打开《四川省长江流域休闲垂钓管理办法》,认真解读“禁钓期内,全省天然水域均禁止垂钓”的条款,又话锋一转:“镇文化站下周要开太极拳培训班,在我这儿可以报名。”
当钓友们陆续收竿,卫云东掏出笔记本:“大家说说,河边适合建哪些休闲设施?”夕阳下,这份“民情记录本”写满了“增设观景台”“组织解禁期钓鱼比赛”等建议。
从“一人调解”到“全民护渔”的蝶变
由卫云东牵头,双河村8名人大代表建立“禁渔跟踪机制”,日记本里既有“王家娃儿想钓鱼被劝阻”的欣慰记录,也有“老街河对岸需增加警示牌”的待办事项。
现在,提到禁渔政策,越来越多的村民化“被动”为“主动”,积极参与到禁渔宣传中。河堤旁的广场上,每晚都有打太极拳的群众,其中不乏当年的“钓友”。
当最后一抹晚霞染红河面,卫云东又一次走过西川河畔,没有争吵,没有钓竿,只有在碧水中嬉戏的鸭群。这位“护渔使者”用履职足迹证明:人大代表的力量,在于让硬政策有温度,让软约束成共识,最终绘就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图景。(芦山人大 郑玉麟、李贤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