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区县人大 > 内容页
天全:聚民心汇民愿 在民生答卷中书写为民初心
发布时间:2025-10-21 16:24:00
在时代发展的宏大叙事里,民生始终是最温暖的底色,是衡量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尺。“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每一个关乎民生的细微之处,都承载着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期盼。天全县人大常委会深谙此理,始终将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作为行动指南,把增进民生福祉当作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以精准监督为利刃,破解民生难题;以代表行动为桥梁,回应群众期盼,让民生温度如春风化雨,浸润千家万户。

紧盯民生实事,把“民生清单”变成“幸福账单”
为深入贯彻中央精神、践行“两个维护”、积极回应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天全县人大常委会连续七年指导并监督民生实事项目人大代表票决工作,推动项目从“纸上”落到“地上”。
“小水滴”中蕴含“大民生”,2024年,城乡供水一体化项目扎实推进,完成思经镇山坪水厂、小河镇龙门水厂、喇叭河镇两路水厂、紫石水厂和新场镇龙打沟水厂输配水管网约320km,有效缓解了水资源区域性分布不均、城乡供水不平衡的困境。老旧小区燃气管道更新改造顺利完工,惠及26个老旧小区905户居民,用看得见的变化赢得群众的认可。“守护健康·一生相伴”项目为全县30239名符合条件的老年人购买老年人意外伤害保险,对全县9972名在校中小学生心理健康进行普测,完成宫颈癌初筛2763人,乳腺癌初筛2801人……民生关怀覆盖多领域。
2025年天全县第十七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票决产生的城市排水综合治理工程、老旧小区改造配套基础设施建设、新建乡镇全民健身中心、幸福美丽乡村路建设、农村室外消火栓安装等5个项目正有序推进。县人大常委会通过座谈、听取汇报、实地查看等方式,实施全程跟踪、闭环监督,确保每一件民生实事落地有声、惠及于民。

聚焦“一老一小”, 用“法治护航”织密“关爱网络”
“一老一小”关系家庭幸福和社会和谐,天全县人大常委会积极回应人民群众关切,守护“朝夕”美好,以高质量履职助力托举千家万户“稳稳的幸福”,努力让老有颐养、幼有善育更有保障。
近年来,县人大常委会以法治为基、以服务为要,筑牢特殊群体关爱防线。围绕老年人权益保障和未成年人保护,常委会深入开展《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执法检查,调研县检察院落实侵害未成年人案件强制报告制度工作开展等情况。通过调研走访、听取汇报等方式,梳理问题清单,直指养老服务不足、校园安全管理等问题,并召开专题座谈会,就14个关键问题向政府部门现场问效,形成10余条审议意见推动整改。
为让关爱服务落地落细,常委会推动2家养老机构开展“养内设医、医养协作”发展模式,加快医养融合;推动组建77支298人家庭医生团队,建立“一人一档”动态台账,打造“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关爱服务驿站”双平台,为830名生活困难、残疾人提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累计上门服务超9000频次;推动落实困难重残家庭无障碍改造、残障人士“阳光家园”居家托养140余户,结对帮扶困境、留守儿童905名。同时,发动人大代表化身“普法员”“调解员”,深入校园开设法治课堂,走村入户宣传反诈知识,成功化解赡养、抚养纠纷10余件,用贴心服务温暖“夕阳”、护航“朝阳”。

守护生态底色,以“职能之力”护航“绿色发展”
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县人大常委会立足职能定位,推动生态保护与绿色发展双向发力。
针对企业绿色转型需求,组织代表深入园区调研,收集企业在清洁能源供应、能耗管控等方面的诉求,助力“稳经济”政策落地见效。推动政府调整产业结构,关停6家高污染企业,培育生态旅游、清洁能源等绿色产业,全县GDP“含绿量”提升23%。创新设置“生态环保监督代表专业小组”,对河道治理、污染防控等工作开展“回头看”,压实整改责任,守护天全绿水青山。
在培育全民环保理念方面,县人大常委会积极配合市人大开展2025年以守护熊猫雅安为主题的“四川环保世纪行”宣传活动,充分利用微信公众号、朋友圈、微信群等载体,组织代表利用重要节点发放宣传资料、普及生态环境保护科学知识,切实提高群众生态文明素养和遵法守法意识。如今,天全县境内生物多样性丰富,分布50余种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和60余种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绿色已成为天全发展最动人的底色。
从民生实事的扎实推进到“一老一小”的温暖笑颜,再到城乡环境的持续焕新,天全县人大常委会始终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担当,把监督实效转化为民生实效,用扎实行动书写着新时代履职为民的合格答卷。(天全人大 李鸿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