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区县人大 > 内容页
雨城人大出实招 精准普法见实效
发布时间:2025-09-22 17:45:00
2021年12月,雅安市雨城区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关于开展第八个五年法治宣传教育的决议》,“八五”普法就在雨城扎下了根。四年来,区人大常委会认真履行监督职责,坚持一线工作法,以强有力的监督推动普法从“纸面”走向“地面”,从悬挂标语、发放传单的传统模式,逐步融入社区、校园、乡村和百姓日常,成为社会治理中看得见、摸得着的日常实践。
深入调研,掌握基层普法实情
普法成效好不好,关键在基层。雨城区人大常委会成立专题调研组,由常委会副主任带队,深入各镇街、社区和居民小区,不仅查阅资料、听取汇报,更与基层干部、群众面对面交流,倾听真实需求。通过两个月的密集调研,掌握了大量第一手情况,为审议监督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如今在雨城,法治教育不再是“横幅挂满街、传单发一堆”。全区所有中小学和幼儿园已100%配备法治副校长和法治辅导员,通过动漫、情景剧、模拟法庭等生动形式,让《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等法律知识变得可感可触。四年来,全区累计开展青少年法治教育活动超过1200场,覆盖学生8万余人次。
基层治理同样因普法而提升。上里镇建新村获评“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青江路社区及御景雅苑小区分别获评省级民主法治示范社区和依法治理试点单位。法律咨询、矛盾调解、法治讲座等活动实现常态化,“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三治融合”治理模式逐步成熟,逐步形成“大事一起干、好坏大家判、事事有人管”的良好局面。
会议审议,直面问题促进提升
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区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对区政府《关于开展“八五”普法工作情况的报告》进行初步审查,并形成审议意见草案,提交常委会会议审议。
2025年8月28日,区十七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九次会议听取和审议该报告。常委会组成人员充分肯定“八五”普法取得的成效,同时也明确指出存在的问题和薄弱环节:部分单位重视程度不够、普法形式较为传统、专业力量配备不足、群众依法维权意识有待提高等。与会人员建议,要进一步压实普法责任,推动宣传方式从“灌输式”向“互动式”转变,突出“以案释法”、用身边事教育身边人,真正让法律“活”起来、“用”得好。
跟踪督办,确保整改取得实效
审议结束后,区人大常委会及时整理审议意见,按程序交区政府研究处理。为防止“文来文往”“重答复轻落实”,区人大常委会依据监督法建立跟踪督办机制,通过座谈调研、现场察看、“回头看”等方式,对审议意见处理情况进行持续监督,动态掌握整改进展,确保监督工作不走形式、不虎头蛇尾。
目前,区司法局、教育局、住建局等责任单位已积极行动起来,围绕普法资源下沉、专业队伍培养、精准普法等短板开展联动整改,努力推动法治宣传与基层治理深度融合。
值得一提的是,2025年9月12日,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七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法治宣传教育法》,自2025年11月1日起施行。区人大常委会法工委主任李何丽表示:“这部法律的出台,为新时代法治宣传教育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我们将认真组织学习宣传贯彻,以此为契机,进一步巩固雨城区‘八五’普法成果,推动全区法治宣传教育工作迈向更高水平。”(雨城人大 李何丽、李健、张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