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人大要闻 > 内容页
天全人大:多维发力精准施策 绘就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新画卷
发布时间:2025-11-10 10:53:39
天全人大:多维发力精准施策 绘就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新画卷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点任务,也是农民群众的深切期盼。”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是农村现代化的一场深刻革命,事关广大农民根本福祉,事关农村社会文明和谐。近年来,天全县人大常委会紧扣“绿色发展”主题,充分发挥监督职能作用,依托履职平台,引领带动各级人大代表投身于人居环境整治工作之中,用人大力量和代表智慧全力助推农村人居环境展新颜。

监督问效,护航环境整治提质
“平时垃圾站的设施何人管护?污水处理厂建好后是否真正投入使用?是否安排专人管护?永兴场镇沿河道的污水管网何时完善?环境整治过程中有无专项经费、村级卫生费能否收得齐?大型养殖场周围是否收到过群众投诉……”
今年6月以来,县人大常委会组成专题调研组对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进行专题调研,深入基层最一线围绕人居环境整治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问题向相关部门、所属镇村干部现场发问。利用专项调研视察、开展执法检查等监督方式助推人居环境整治与生态环境保护既是责任,也是人大工作的常态。近年来,县人大常委会聚焦生态宜居和美乡村目标认真履职,充分发挥依法监督作用,深入开展人居环境专项视察与生态环境保护条例执法检查,用人大监督问效为环境治理工作保驾护航。
2024年以来,天全县人大常委会针对农村环境状况和环境保护目标完成情况进行检查、视察、调研30余次,听取县政府关于全县环境状况和生态环境保护目标完成情况专项报告、关于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推进情况报告,提出相应审议意见20余条并进行满意度测评,形成了生态环保、人居环境等方面的高质量调研报告5篇,为天全高质量发展持续贡献人大智慧。

平台创新,赋能环境整治增效
“环境治理不能单打独斗,要因地制宜创新工作机制,调动群众参与,实现共建、共治、共享。”在喇叭河镇,调研组发现该镇具有4A级旅游景区、人口流量大等先天优势,建议该镇开展“河湖长制+人居环境提升”探索试点工作,在“河长”“湖长”的工作基础之上,依托喇叭河镇人大代表联络站,极力倡导建立“生态超市”,积极引导群众全民参与,及时发现、上报、解决环境整治问题。问题发现、上报、解决者可用生态积分兑换奖品,从而提高群众参与环境保护的积极性。在仁义镇红军村联络点鼓励创新“道德银行2.0”模式,建立健全“德美勤”三维积分体系,将环保行为量化为可兑换实物奖励的信用资产。一系列创新举措,让人居环境整治实现从“政府主导”到“群众主场”的悄然转变。
围绕环境整治规划、长效管护等核心议题,乡镇人大主席团充分发挥代表联络站“民主议事厅”职能作用,采取组织代表视察、调研和定期组织代表、村民代表、乡贤、职能部门面对面恳谈等有效形式,及时研究解决环境整治工作中面临的困难和问题。仁义镇代表联络站就“农村生活垃圾分类收集处理”召开专题议事会,汇集多方意见形成试点实施方案,实现全镇生活垃圾分类处理全覆盖。“小牟倾听屋”定期开放,变被动“等访”为主动“寻访”,积极引导代表,深入街头巷尾,零距离收集环境痛点堵点等问题。从垃圾清运不及时、污水治理老大难,到乱堆乱放顽疾、基础设施短板,让“原汁原味”的民生诉求直达决策层。
截至目前,全县共有人大代表联络站点47个,站小连万家,美境共缔成。代表联络站以其扎根基层、联通上下的独特优势,正日益成为倾听民声、汇聚民智、推动治理的关键平台,为人居环境整治提升注入强劲动能与深厚民意基础。
代表力行,凝聚环境整治合力
近年来,县人大常委会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注重发挥代表主体作用,引导人大代表参与基层治理,从大局着想,从细微处发力,以实际行动助推人居环境整治落地见效。

“始阳镇为工业大镇,场地面积广、人员多,污水处理厂建设进度能不能加快些,夏天气候炎热,早点建成,群众就早点获益……”人大代表李利祥积极向县人大提交了加快建设始阳镇污水处理厂的建议。
接到代表建议后,县人大常委会启动专项督导机制,多次深入现场督查,督促县水利局、始阳镇等部门现场办公,解决施工中遇到的问题10余个,有效加快了工程建设进度。同时,为确保新建成的污水处理厂有序运转,督促县政府投入运行经费260万元,解决了常态化运营资金不足难题。加大对天全县生态环境局项目建设监督力度,督促该局落实专项经费,对全县11个新村聚居点污水处理设施进行全面维护保养,确保了处理设施的正常运行。
2024年以来县人大常委会共接收到人大代表关于人居环境治理方面建议21条,经审核后向县政府交办19条,均得到快速落实,满意率达98%,代表作用得到充分发挥。
(天全人大 李鸿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