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动态 > 内容页
石棉县迎政乡人大:织密全链条监督网 答好民生幸福卷
发布时间:2025-11-28 17:40:23
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民生实事项目推进、代表建议办理,直接关系群众的急难愁盼,是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的重要落脚点。石棉县迎政乡人大始终坚守“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将民生实事监督与代表建议办理作为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的核心实践载体,构建全过程全链条闭环式监督体系,着力将人大的“监督效能”转化为实实在在的“发展动能”,精准把脉“民生脉络”,有效化解“问题清单”,以实际行动回应群众关切。
聚焦民生发展关键,精准锚定监督方向
乡人大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紧密结合代表建议呼声,遵循“选择好角度、掌握好尺度、把握好力度”的工作原则,科学谋划年度人大监督工作计划。

监督议题突出“准”字,将特色产业提质增效、基层治理能力提升、人居环境持续改善等关系发展和民生的关键领域纳入监督重点,力求直击“症结点”,精准破解发展难题。视察安排突出“实”字,将乡卫生院、村民委员会等基层单位列为重点,深入一线了解实际运转状况,找准“切入点”。执法检查突出“严”字,对《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等法律法规贯彻实施情况开展检查,抓住“核心点”,筑牢民生安全与生态保护的法治屏障。审议内容突出“深”字,将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代表建议办理成效等纳入审议范围,扣住“着力点”,为乡党委政府科学决策提供有力参考。通过多维度精准发力,确保人大监督工作更好融入全乡发展大局,更切合实际、顺应民意。
建强阵地畅通渠道,架起民意沟通桥梁
阵地是联系群众的“窗口”,代表是传递民声的“纽带”。乡人大依托石棉县首个农业特色产业人大代表联络站,充分发挥其“建在农村、代表源于基层”的天然优势,常态化“敞开大门” 接待群众,围绕“产业发展意义、重点方向、实践路径”等核心议题开展走访调研,让群众“话有地方说、事有地方办”。截至目前,通过联络站累计收集群众意见建议90余条,为农业产业高质量发展注入鲜活民意智慧。

同时,按照“服务选区、就近报到”原则,迎政乡人大将辖区内各级人大代表统筹分配到全乡63个网格中,助推代表主动进村组、进选区、进网格,深度参与选民接待和监督活动。2025 年以来,代表通过下网格收集群众建议约60条,汇总形成10余个民生项目,进一步丰富了乡民生实事项目库,让民生项目真正源于群众需求。
强化过程跟踪问效,现场督办破解难题
“银厂沟山洪沟治理工程进展到哪个阶段了?”“农业产业基础设施提升项目在推进中遇到哪些具体困难?”在民生实事项目施工现场,代表的询问直奔主题、切中要害。

2025年以来,针对五防两保、医疗保障、社会保障、乡村振兴、食药安全等重点领域,聚焦群众关心的水利建设、产业发展、道路维修改善等民生项目,乡人大组织代表采取“走现场看进展、听汇报问实情、议对策解难题”的方式,定期开展视察调研。过程中,代表们坚持问题导向,既看“成绩单”,也查“薄弱点”,共提出针对性对策建议17条,及时为项目推进扫清障碍,确保民生项目“建得快、质量优、效果好”,让群众感受到 监督就在身边,实效就在眼前。
构建闭环监督体系 提升民生保障实效
办好民生实事,监督问效是关键一环。为确保交出令群众满意的“民生答卷”,乡人大积极整合监督资源,创新构建全链条、闭环式监督体系:一方面,推动单一领域监督向多领域联动监督转变,凝聚起更强监督合力;另一方面,促进单一监督方式向多种法定监督方式综合运用转变,显著提升监督实效。
在代表建议办理方面,建立健全了“主席团集中交办、主席团成员牵头督办、政府职能站所全面承办”的工作机制。对迎政乡第十八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八次会议以来收到的代表建议,逐一明确承办单位和责任人,确保件件有人管、有人抓、有人办,坚决杜绝“重答复、轻落实”的“纸上办理”和“口头承诺”,推动建议办理从“办结”向“办好”转变。
从精准选题到民意收集,从过程督办到闭环落实,迎政乡人大以全过程全链条闭环式监督,将全过程人民民主融入民生改善各环节,用“钉钉子”精神破解民生难题,用实际行动践行“人民选我当代表,我当代表为人民”的庄严承诺。下一步,乡人大将持续深化监督实践,不断提升监督质效,为护航乡村振兴、增进民生福祉提供坚实保障。 (石棉人大 邓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