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动态 > 内容页

石棉县王岗坪乡人大:以餐厨垃圾治理“小切口”撬动基层治理“大效能”

发布时间:2025-10-30 16:40:58


基层治理的“关键小事”,往往是群众感知幸福的“民生大事”。在王岗坪乡大力推进旅游发展、“景镇一体”进程中,餐厨垃圾处置难题不仅制约集镇环境品质提升,更成为影响群众生活、阻碍产业升级的堵点。面对这一问题,乡人大以全过程人民民主为指引,立足“代表履职、人大监督、政府落实”的闭环机制,通过“小切口”监督撬动治理“大效能”,不仅实现餐厨垃圾规范处置的突破性进展,还构建起基层治理的良性互动模式,为新时代基层人大发挥监督职能、服务发展大局提供生动范例。

01县乡人大同步开展专题调研、共商破题思路.jpg

餐厨垃圾难题制约发展,人大精准锚定民生需求

随着王岗坪乡灾后重建集中安置点建设完成以及王岗坪景区旅游发展的大力推进,餐厨垃圾产生量激增,乱堆乱倒、处置无规问题凸显,既破坏集镇环境、影响游客体验,更与“景镇一体”建设相悖,成为文旅融合发展的民生痛点。县人大代表、王岗坪乡乡长神晓兵经过多方调研,向县人大提交了“关于王岗坪乡挖角集镇餐厨垃圾收运处置的建议”,县、乡人大上下贯通、同频共振,共同调研、共商破题思路,以全过程监督推动问题有效解决。目前已实现日均规范处置餐厨垃圾1.5吨,覆盖驻乡企业8家、餐饮商户28家,从源头破解难题,为“景镇一体”扫清环境障碍,也回应了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精准监督市场化运作,夯实治理制度基础

针对集镇餐厨垃圾乱堆乱倒、处置无规的问题,乡人大主席团主动扛起监督职责,牵头深入集镇餐饮商户、居民集中区、垃圾临时堆放点开展实地走访,全面摸清垃圾产生量、收运现状及治理堵点,最终形成规范餐厨垃圾管理的调研报告,报告锚定治理痛点,创新性提出“政府主导定方向、市场运作提效能、监管闭环强保障”的治理路径,为后续系统解决餐厨垃圾问题提供了科学的决策依据。在乡人大的监督与推动下,乡政府紧密围绕“景镇一体”发展定位,以系统化、规范化、长效化为目标,制定分类、收运、处理、收费“四个统一”标准,并公开招标第三方运营企业规范运行,严格落实考核结算机制,推动驻乡企业履约缴费,构建起“政府监管、企业运营、用户履约”的良性循环。

03餐厨垃圾收集清运正式启动.jpg

靶向推动专业化服务,提升治理实操效能

乡人大代表联络站充分发挥“民意直通车”作用,依托“接待日+上门走访”双轨机制,精准捕捉群众反映集中的“垃圾处置不规范”等问题,及时向乡政府提出“全链条专业化处置”建议,推动“分类投放、干湿分离、专桶专存”模式得到有效落实。在代表的监督推动下,乡政府结合集镇经营主体数量、垃圾产生规模,采购并免费配发专用小绿桶40个,实现集镇餐饮企业、小吃摊点、单位食堂等餐厨垃圾产生主体全覆盖,从源头规范垃圾投放行为。同时,乡政府牵头建立“收运-管理-处置”全流程闭环机制,形成“发现问题-督促整改-回头看”的监督闭环。通过一系列精准举措,集镇餐厨垃圾“随意倾倒、露天堆放”的乱象得到彻底扭转。

系统保障多元化筹资,巩固治理可持续性

在餐厨垃圾规范化治理推进过程中,处置经费缺口成为制约工作长效开展的关键瓶颈。为破解这一难题,乡人大全力监督,乡政府主动作为积极与集镇餐厨垃圾产生企业、餐饮商户、居民聚居点自管委开展协商,围绕“经费筹措方式、责任分担比例、资金使用方向”等核心议题充分讨论、凝聚共识。通过多方沟通协调,创新性构建起“企业缴费+自管委补助+集体经济反哺”的多元筹资体系。截至目前,36家单位签订处置合约,筹集资金4.3万元。乡人大主席团将加强资金监管,开展经费使用专项监督,确保资金全部用于餐厨垃圾收运处置,为治理工作构建起可持续的经费保障网。

从破解餐厨垃圾处置难题到构建基层治理新范式,王岗坪乡的实践不仅实现了“民生小事”的高效解决,更将“代表察民情、监督促落实、群众得实惠”的逻辑贯穿始终,成为全过程人民民主在基层落地的生动注脚。下一步,乡人大将继续深化“小切口”监督模式,围绕旅游配套优化、生态环境保护等群众关切开展精准监督,以治理效能提升为“景镇一体”发展注入更多人大力量。(石棉人大 王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