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乡镇人大 > 内容页

富林镇:践行全链条监督机制,积极履职护航百姓福祉

发布时间:2025-11-13 10:52:02

践行全链条监督机制,积极履职护航百姓福祉 

知屋漏者在宇下,民生实事项目的立项、建设与成效群众最有发言权。近年来,汉源县富林镇人大主席团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践行“群众提、代表决、政府办、人大评”全链条监督机制,促进民生实事人大代表票决制项目落地落实,将“民声”转化为“民生”。

2025年9月12日,监督工程质量.jpg

群众提议  代表票决

“我们喝水是山里的‘天花水’,遇到下雨天浑浊不堪,后来修了堰渠,可一到旱季就没水用。”“村里的路全是泥巴路,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农产品运不出去,外面的人也进不来。”……受资金所限,吃水困难、出行不便,一直困扰着富林镇富塘村的部分群众。

在推进乡村全面振兴,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的关键时期,富塘村部分群众吃水困难、出行不便的问题不能再拖下去。富林镇人大主席团及时组织人大代表深入走访富塘村15个组,通过走访调研、联络站接待等方式,精准收集群众关于人饮供水、产业道路、基层治理等领域诉求20余条。富塘村党委书记、村委会主任、市人大代表李想针对群众反映的意见,逐条梳理,形成改善用水和道路建设具有可行性的意见建议,准备在镇人代会上提出。

2025年8月27日,协调村民纠纷.jpg

2024年12月,富林镇召开第十九届七次人民代表大会,票决通过了富林镇富塘村人饮供水工程和富塘村1、2组脆红李产业园基础设施建设项目2个项目为富林镇2025年民生实事项目。

政府办理  人大考评

富林镇政府对民生实事人大代表票决制项目高度重视,与相关部门进行沟通衔接,积极向上争取资金,两个项目很快得到批复。富塘村人饮供水工程,投入资金近700万元,新建净水厂一座,蓄水池10座,减压池2座,安装输配水管道共计57780米,安装DN25防水型电子远传智能水表及配套水表箱共计800套等,2025年6月底已基本完成建设。富林镇富塘村1、2组脆红李产业园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投入资金465万元,加宽维修产业道路共20段路,长7.228公里,10月底将完成建设。

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富林镇人大主席团组建专项监督组,吸纳水利、卫生等领域专业代表参与,通过定期巡查、现场协调等方式跟踪项目进度与质量,确保人饮供水工程项目按照保护生态、保护环境、节约投资、节约用地、满足安全需求的原则建设,确保脆红李产业园基础设施建设项目能够促进实现一产、三产有机融合和群众增收致富。

针对两个项目的实施情况,富林镇人大主席团联合群众代表等对项目成效进行综合考评。考评中,人大代表、群众代表根据项目实施具体成效充分发表意见和建议,“人饮供水工程项目可保障富塘村9个组800户3200人饮水安全,脆红李产业园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可以吸引游客到田间体验采摘从而带动休闲农业和民宿发展,辐射富塘村经果林产业330余亩,年人均可增加收入500余元,受益群众100户500人,大家都很满意,社会效益好。”李想说。

2025年7月9日,组织人大代表和老促会查看富塘水厂运行情况.jpg

村落蜕变  群众满意

饮水工程从“靠天喝水”到“安全直饮”,道路建设从“泥泞难行”到“四通八达”,在各级人大代表及镇、村、组干部的共同努力下,富塘村在饮水、产业、道路、治理等领域实现了跨越式发展,从一个偏远落后的小村落,蜕变成和美乡村。

如今,走进富塘村,一条条宽阔平坦的道路纵横交错,连接着家家户户,也连接着村民们的幸福生活。68岁的富塘村村民李大爷拧开自家水龙头,清澈的自来水哗哗流出,“现在好了,自来水通到家门口,24小时都有保障!”李大爷的话,道出了富塘村村民生活的巨大变迁。“现在不仅喝水方便了,水质也有保障,再也不用为喝水发愁了!”村民们纷纷表示。

“目前,全镇村内产业道路正进行硬化改造,与太平环线联通,积极发挥果园‘卖花、卖果、卖景’的经济效益。”富林镇人大主席朱春燕介绍,“下一步,富林镇人大主席团将继续深化履职实践,完善监督机制,激活代表活力,以更扎实的工作回应群众期盼,为推进乡村振兴与基层治理现代化贡献人大力量。”(汉源县人大办、富林镇人大主席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