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代表风采 >> 正文

郑望春:握稳“接力棒” 跑好乡村振兴新征程

 【发布日期:2023-02-28】 【字号: 】  【关闭此页

2月24日上午,四川省汉源县永利乡古路村的会议室内,一场意见征求座谈会正在举行。参会的党员干部群众你一句我一句地向会议主持人、十四届全国人大代表,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郑望春提出自己的建议意见和心愿。郑望春认真记下大家的每一条建议意见,还不时与大家互动交流。

这是郑望春启程赴北京参加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前最后一次集中听取党员干部群众的建议意见。此前他已多次走村入户收集民声民盼,充分听取村内外群众和市县有关部门的意见建议,为向大会提出有针对性的建议意见做好准备。

古路村被称为悬崖上的村庄,是个700多人的彝族村落,是汉源县最偏僻的一个少数民族村。过去,村民们进出村得靠着树藤在岩壁上攀登。2003年,村民们在悬崖峭壁上凿出了一条长约5公里、落差超过600米的“Z”字形阶梯山路,打通了与外界的联系。2016年,当地政府投入2000多万元,开始修建760米长的索道。2018年索道正式开通,三个小时的上山路变成了三分钟,这彻底结束了古路村与世隔绝的历史,这个从壁立千仞的绝壁幽谷中走来的村落顿时吸引了无数网民的目光,成为网红打卡地。这一年,古路村实现了脱贫,并由此走上了致富路。

2017年3月8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十二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四川代表团参加审议,十二届全国人大代表、时任古路村党支部书记骆云莲当面向总书记介绍古路村近年来通过灾后重建和脱贫攻坚,发生的可喜变化。习近平总书记嘱咐他们脱贫工作关键要精准发力,还要杜绝“养懒汉”。古路村人民不忘总书记嘱咐,抢抓发展机遇,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探索出了一条自然生态和民族文化融合发展的脱贫之路、乡村振兴之路。

郑望春2020年担任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以来,积极多方争取项目资金,筹建通村、通组公路。而在项目筹建初期,受地区条件的差异化和老百姓观念影响,道路建设遭遇重重波折。对此,郑望春通过院坝会、家常会、农民夜校等形式和群众谈心,做通大家的思想工作,动员全村党员群众积极参与修建。在他的带领下,不到两年时间,打通了古路村244户680人的产业路、致富路,彻底解决当地群众出行难、运输难等问题,受到群众一致好评,全村群众幸福感、获得感日益增强。

致富的首要问题“路”解决了,如何让群众富起来?郑望春认为关键是要建立促进群众持续增收的长效机制,首先必须要壮大产业支柱。他于是提出以种植、养殖业为基础,旅游业为突破,做好古路村特色旅游宣传推广工作,吸引大量游客前来,创造一个乡村旅游新典范。2021年,郑望春带领当地干部群众到省内外参观学习农家乐先进经验,随后整合全村现有接待空间,发动致富能人、返乡创业青年等力量打造村民主题民宿、农家乐、特产店等20余家。同时修建生态停车场、观景平台、步游道,修建火把广场、民族文化广场等,为农旅融合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这次参加全国人代会,我比较关注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 郑望春告诉记者,下一步要走向乡村振兴的高质量发展,还要加强基础设施的建设,对全村的基础设施进行改造,对产业进行提档升级。“下来我们要不断进行人居环境的整治、房屋风貌的塑造,文旅产业瞄准高端化发展,把目前散户阶段的民宿,打造成正规的农家乐,形成一种联盟,实现抱团发展,并把村集体经济发展壮大。同时动员全村老百姓参与到旅游餐饮业中,强化农旅融合产业发展,切切实实让老百姓感受得到自己的腰包能够鼓起来。

在获悉郑望春当选为十四届全国人大代表后,村里老支书、十二届全国人大代表骆云莲就向他传授自己当全国人大代表的履职经验,从积极参加视察调研到审议发言的站位,再到建议的撰写,都一一指点他,让他的履职之旅充满信心。

郑望春表示,今后五年当中,他一定会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嘱托,认真履行好代表职责,握好“接力棒”, 跑好乡村振兴新征程,把最基层的声音和老百姓的急难愁盼带到北京,把中央的大政方针传达到基层,奋力带领乡亲们走向共同富裕。(四川人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