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代表风采 >> 正文

情系山乡 产业撑起致富路——记荥经县安靖乡第十七届人大代表刘福锦

 【发布日期:2017-11-07】 【字号: 】  【关闭此页
    在荥经县安靖乡崃麓村偏岩子组有这样一位村民,他19年如一日常住自己的山间农场,自1998年起养雅鱼、种药材、养藏香猪,靠自己的勤劳与智慧不断探索致富道路,同时积极引领全村发展,带领贫困户脱贫致富,为群众排忧解难。他,就是安靖乡第十七届人大代表刘福锦。

一、勤学习提素质,切实增强履行能力

随着经济社会不断发展,新形势新任务给代表履职提出了新的更多要求,刘福锦在履行职责、发挥作用,提高理论修养、实践能力等方面,都严格要求自己,不管平时有多忙,他都不忘学习。在认真学习宪法、地方组织法、代表法等法律法规、人大制度及代表履职理论知识的同时,还利用各种方式增强自身素质,抱定“勤”字,立足“实”字,把理论知识贯穿于实践之中。同时,他在自己的农场建设中不断探索、与时俱进,强理论指导实践,用实践丰富理论,致力于发展绿色生态无公害的种养殖产业。

二、认真履行职责,始终不忘代表“初心”

在履行人大代表职责过程中,刘福锦始终不渝地践行“人民选我当代表,我当代表为人民”的宗旨。在日常工作中,他坚持深入群众,密切联系当地群众,了解群众生活的热点和难点问题,尽可能地了解他们的所思、所想、所盼、所愿,积极倾听群众的意愿和呼声。每次参加乡人代会前,他都会把搜集到的情况带到会上发言,他提出的许多有价值的意见、建议都得到了乡党委、政府及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例如其提出的大力发展方竹笋的建议就被采纳,在乡党委、政府的带领下,在刘福锦代表的积极奔走下,目前安靖乡已发展了4000余亩方竹笋。在他的带领下,崃麓村的9户贫困户也积极参与方竹笋种植,通过自己的勤劳目前已全部脱贫,并对以后生活充满了信心。

在“脱贫攻坚人大代表再行动”活动中,刘福锦热心参与,对自己联系的两户贫困户格外关心,除了定期了解贫困户生活状况和身体情况之外,鼓励其通过产业脱贫。他耐心传授多年总结下来的种养殖经验,先后无偿为贫困户提供藏香猪两头,在贫困群众心里洒下致富奔康的种子。“大家都是乡里乡亲,谁都有困难的时候,只要有人拉一把,日子就会一天天好起来。”作为一名乡人大代表,他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他始终不忘作为一名人大代表的初心,以润物无声的方式默默奉献在生养他的这片土地上。

三、积极参与基层治理,主动为民服务

刘福锦积极参与并监督村经济发展、精准扶贫、环境保护、“三资”管理与村务公开等工作,主动为民服务。他还认真做好政策宣传,例如在乡上确定“林竹主导、工业支撑、旅游驱动”发展总体思路后,他积极主动向群众宣传发展产业的好处,引导群众转变观念,发展产业,有力帮扶了贫困群众发展产业,推动了安靖乡深入推进“一环一路一园”产业布局,助力打造“绿美安靖·鸽子花乡”。

崃麓村以林竹产业为主,但由于林区道路不通导致林竹销售不畅,群众收入微薄,刘福锦了解到这个情况后,在自身发展产业尚需资金的情况下,垫资6.5万元新建林区公路。在道路修建期间,他亲自参与劳动,并鼓励村民积极投工投劳,大家在他的带领下顺利完成道路修建。通过修建林区道路,群众辛苦栽种的竹子能拉出去卖了,尤其是偏岩子、石灰窑两个生产队的37147人收益颇丰,群众收入水平大大提高。

    四、苦干加巧干,争当产业致富“风向标”

    刘福锦自1998年以来,一门心思扎在自己的农场里,19年如一日的践行自己的理想,一步步扩大农场的种养殖涉猎范围、一点点累积种养殖技术。19年间,他不等不靠、刻苦专研,凭一己之力攻克了雅鱼繁殖技术,掌握了娃娃鱼、藏香猪养殖和重楼等中药材的种植技术。曾经为了得到好的鱼苗,他徒步14小时山路往返,为了掌握雅鱼繁殖技术,一夜夜在鱼塘边徘徊。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刘福锦用勤劳的双手改变了生活状态,用十九年的坚守赢得家乡群众的认可。现在的他踌躇满志,带领全村百姓甩开膀子、摘下“帽子”,大力发展绿色生态种养殖产业,在脱贫致富的道路上奋勇当先,用行动践行一名乡人大代表的职责。(荥经县人大办)